首页 小说推荐

主角是沈翊温语的小说罪与诚的博弈最完整版热门连载

现代言情题材小说《罪与诚的博弈》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该书以沈翊温语为主角,主要讲述的内容有:下方附着一张照片——五个人的合影,徐子谦和杜明站在中间,另外三人沈翊不认识。照片背景是江城大学心理……

沈翊推开城南旧巷27号咖啡馆的玻璃门时,墙上的复古挂钟正好敲响八下。咖啡馆比他想象中更小,只有五六张桌子,昏黄的壁灯在砖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角落里,温语正低头翻阅一本厚厚的书籍,面前放着两杯咖啡,一杯已经喝了一半,另一杯完整如新。

\"你迟到了七分钟。\"温语头也不抬地说,手指轻轻敲击书页,\"我猜是被徐教授的同事拖住了?\"

沈翊在她对面坐下,不动声色地打量她。温语今晚换了一身装束——深灰色高领毛衣,黑色长裤,头发松散地披在肩上。她面前摊开的书是一本《犯罪心理学案例集》,沈翊注意到书页边缘密密麻麻的笔记。

\"医学院的杜明副教授,\"沈翊接过那杯完整的咖啡,\"他说徐教授最近在研究一个名为\'道德重置\'的项目,涉及极端情境下的人格重塑。\"

温语终于抬起头,眼睛在灯光下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琥珀色:\"杜明是徐教授的长期合作者,他们一起发表过四篇论文。\"她合上书,\"但他没告诉你,这个项目三年前就被伦理委员会叫停了?\"

沈翊的手指在咖啡杯沿轻轻摩挲:\"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因为我花了三个月时间调查徐子谦的研究。\"温语从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推到沈翊面前,\"这里面有\'审判日\'文件夹的部分内容。当然,不是原件,是复印件。\"

沈翊没有立即去拿信封:\"你黑进了徐教授的电脑?\"

\"我只是碰巧认识他的研究助理。\"温语啜了一口咖啡,\"那个女孩对徐教授的一些实验方法...颇有微词。\"

沈翊打开信封,里面是十几页打印的资料。第一页上方用红色墨水印着\"审判日计划\"几个字,下方是一份名单,列着七个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日期和简短的评语。沈翊认出了其中几个——都是江城大学的教职员工。

\"这是什么?\"

\"徐子谦的秘密实验记录。\"温语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他筛选了七位\'道德有缺陷\'的受试者,通过精心设计的心理操控,试图\'重置\'他们的人格。\"

沈翊快速浏览着那些冰冷的文字:\"\'受试者3号,女,25岁,表现出过度情绪化和道德模糊倾向。第一阶段实验成功诱发愧疚反应,第二阶段计划实施道德困境测试...\'\"他抬起头,\"这已经严重违反研究伦理。\"

\"不仅如此。\"温语翻开资料中间一页,\"看这个案例——\'受试者7号,女,21岁,艺术系学生。通过群体孤立和认知失调手段成功摧毁原有价值体系,但在重建阶段出现严重抑郁倾向,终止实验。\'\"

沈翊注意到这页的日期是2013年5月——正好是徐子谦书架上那张合影拍摄前一个月。

\"这个女孩后来怎样了?\"

温语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沈翊读不懂的情绪:\"2013年6月15日,她从心理学系实验楼的顶层跳了下来。\"她停顿了一下,\"官方记录是学业压力导致的抑郁症,但她的日记里写满了关于\'实验\'和\'审判\'的内容。\"

沈翊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你认识她?\"

温语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翻到资料最后一页:\"\'审判日计划\'的最后一行写着:\'实验证明道德缺陷可以被矫正,但代价过高。项目终止,资料封存。\'\"

咖啡馆的背景音乐恰好在这时切换为一首低沉的大提琴曲,沈翊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他盯着温语的眼睛:\"为什么对这件事如此关注?\"

温语刚要开口,沈翊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张诚。

\"沈教授!\"张诚的声音透着不寻常的紧张,\"又出事了!医学院的杜明副教授被发现死在实验室,情况...和徐教授很像。\"

沈翊猛地站起身:\"地址发我,马上到。\"

他挂断电话,发现温语已经收拾好东西站了起来:\"我和你一起去。\"

\"不可能。\"

\"沈教授,\"温语直视他的眼睛,\"杜明的名字也在那份名单上,是\'受试者2号\'。而且...\"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展开,上面是一个塔罗牌的素描——\"节制\",\"我猜现场会找到这个。\"

沈翊盯着那张素描看了两秒,做出了决定:\"跟紧我,别碰任何东西。\"

医学院的实验楼灯火通明,警车的旋转灯在雨后的地面上投下红蓝相间的光影。张诚在门口等候,看到温语时明显皱起了眉头,但在沈翊的示意下没有多问。

\"现场在四楼西侧的分子药理实验室,\"张诚一边带路一边说,\"保安巡逻时发现灯亮着,门锁着,敲门没人应。破门后发现杜明倒在实验台旁,初步判断是氰化物中毒。\"

\"又是密室?\"沈翊问。

\"不仅如此,\"张诚压低声音,\"他手里也有一张塔罗牌。\"

电梯门打开,三人快步走向被警戒线围住的实验室。沈翊戴上手套,小心地推开门。

实验室比徐子谦的办公室大得多,中央是两排不锈钢实验台,四周摆满了仪器设备。杜明的尸体俯卧在主实验台旁,右手紧握成拳。他的白大褂上沾着些许粉末状物质,脸色呈现出中毒特有的青紫。

沈翊蹲下身,小心地掰开死者僵硬的手指。一张塔罗牌滑落出来——\"节制\",画面上一位天使正在将液体在两个杯子间倾倒。

\"和你说的一样。\"沈翊抬头看向站在门口的温语。

温语没有进来,只是站在警戒线外仔细观察着整个房间。她的目光扫过实验台、仪器、窗户,最后停在角落的一个小冰箱上。

\"沈教授,\"她突然说,\"那个冰箱,是不是有点问题?\"

沈翊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在一堆实验设备中,一个小型医用冰箱的门没有完全闭合,缝隙中隐约可见一支玻璃试管。

他小心地走过去,用笔尖挑开冰箱门。里面整齐排列着十几支试管,只有一支被取出过,放在最外侧。试管上贴着手写标签:\"KCN-0.1%\"

\"氰化钾溶液,\"沈翊对张诚说,\"看起来杜明自己就是毒源。\"

张诚倒吸一口冷气:\"自杀?\"

\"不。\"温语突然开口,\"如果是自杀,他不会特意把试管放回冰箱。\"

沈翊赞同地点头,继续检查冰箱。在试管架后面,他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黑色物体——纽扣大小的电子设备。

\"这是...?\"

\"温度记录仪。\"温语依然站在门外,但眼睛锐利地观察着一切,\"很多实验室用它来监控敏感试剂的储存温度。\"

沈翊将设备放入证物袋,继续检查实验台。台面上散落着几张纸,上面是手写的实验记录。他注意到其中一页的日期是昨天,内容却与药理实验无关:

\"阶段二测试结果不理想,受试者抗拒明显。建议采用更强烈的认知失调手段,必要时可引入电击惩罚。\"

沈翊的眉头越皱越紧。他转向张诚:\"查一下杜明最近参与的所有研究项目,特别是涉及人体实验的。\"

他的目光扫过整个实验室,突然停在窗台上——那里放着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一支鲜红的郁金香,在冰冷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突兀。

\"这花...\"

\"不是实验室该有的东西。\"温语接过他的话,\"而且,徐教授的办公室里也有郁金香,记得吗?插在书架旁的那个水晶花瓶里。\"

沈翊确实记得,但当时他以为那只是普通的装饰。现在回想起来,那支花与徐教授严谨的办公室风格确实不太协调。

\"相同的塔罗牌,相同的郁金香...\"沈翊沉思着,\"两个密室,两个与\'审判日计划\'有关的人...\"

他的话被一阵手机震动打断。温语掏出手机,看了一眼屏幕,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怎么了?\"沈翊问。

温语将手机转向他。屏幕上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只有五个字:

\"审判开始了。\"

下方附着一张照片——五个人的合影,徐子谦和杜明站在中间,另外三人沈翊不认识。照片背景是江城大学心理学系大楼,日期显示是2013年6月1日。最令人不安的是,照片上徐子谦和杜明的脸已经被红色墨水画上了大大的叉。

沈翊正要询问,温语却突然转身走向电梯。

\"等等!\"沈翊追上她,\"你需要解释一下。\"

温语在电梯前停下,深吸一口气:\"照片上另外三个人是赵岩、陈立和林修远。他们都是\'审判日计划\'的参与者。\"她的声音颤抖,\"现在,凶手已经锁定了下一个目标。\"

凌晨三点二十分,沈翊站在市局刑侦队的白板前,指尖捏着一支红色马克笔。白板上已经贴满了照片和便签——徐子谦办公室的现场照片,杜明实验室的细节图,两张塔罗牌的高清扫描件。他用红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然后退后两步,审视着整个案件脉络。

\"还是没有监控录像?\"沈翊头也不回地问道。

张诚瘫坐在转椅上,手里捧着一杯已经凉透的咖啡:\"医学院的监控系统昨晚七点到十点也被人黑了,和大学那边一样的手法。\"他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技术科说这是专业级的网络入侵,可能用了军方级别的加密协议。\"

沈翊的目光落在白板中央那张五人的合影上。照片上的五个人都穿着正装,站在心理学系大楼前笑容满面。徐子谦和杜明已经被画上红叉,剩下三个人名下方分别标注着:

赵岩——江城大学校友会财务主管

陈立——校董事会成员

林修远——心理学系副主任

\"这三个人查得怎么样了?\"沈翊用笔尖轻敲白板。

\"赵岩目前在海南出差,已经通知当地警方暗中保护;陈立昨天刚去了瑞士参加学术会议;林修远...\"张诚翻开笔记本,\"最奇怪,他三天前突然请假,说是回老家照顾病重的母亲,但我们联系上他老家村委会,说他母亲十年前就去世了。\"

沈翊眯起眼睛:\"他在躲什么?\"

办公室门被推开,温语端着两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走了进来。她换了一身衣服——黑色高领毛衣和深蓝色牛仔裤,头发随意地扎成马尾,眼睛下方有明显的黑眼圈。

主角是沈翊温语的小说罪与诚的博弈最完整版热门连载 试读结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