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解禁中华田园犬,关键是握紧责任之绳|顶端快评

顶端新闻评论员 杨晓妍

近日,长沙、广州、深圳等多地陆续将中华田园犬移出《危险犬只目录》,引发热议。

从过去的“一刀切”禁养,到如今更注重科学性与文化背景,顶端新闻评论员认为,这一转变是城市治理思路的更新,值得肯定。但解禁只是起点,要真正实现人犬和谐、公共安全无忧,后续的科学管理与养犬人责任意识的提升,才是真正的考验。

政策的松绑,绝非管理标准的降低,更非管理的松懈。城市养犬问题的症结,在于治理能力滞后与宠物犬数量激增的矛盾。随着城市犬只保有量持续增长,我国养犬管理制度也亟须在精细化、科学化方向迈进,解禁本身,正是对城市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标志着治理重心从“以犬种论风险”转向“以行为定管理”和“以主人明责任”。

解禁后养犬人肩上的责任非但未减,反而大大加重。政策赋予公民合法饲养田园犬的权利,更要求严格履行义务:出门必拴绳、及时清理粪便、确保免疫登记等。这是文明养犬的底线,亦是赢得社会对中华田园犬广泛接纳的基石。

禁养名单调整,政府部门需要向专业人士和民众广泛征求意见,更需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寻找“最大公约数”。然而,近年来恶狗伤人事件频出,症结直指“文明养犬”落实不到位。任何疏忽造成的伤人扰民事件,都可能引发恐慌,甚至倒逼政策回退,令解禁成果功亏一篑。

文明养犬需要社会合力。社区、物业、动物保护组织及每位市民,都应积极监督引导:社区可细化文明养犬公约,物业加强巡查提醒,动保组织协助宣传教育和科学驯养指导。社会需要建立一种既包容宠物存在,又对不文明行为“零容忍”的共识与机制。

解禁中华田园犬,是对科学和民意的尊重。顶端新闻评论员认为,解与禁的争议当休,政策善意能否转化为和谐现实,关键在更科学的管理体系,更在每位养犬人能否将责任之绳,牢牢握在手中、系在心头。

来源:顶端快评

相关推荐

崇尚法治 共创文明
崇尚法治 共创文明

2025-06-19 1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