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在沉浸式思政课中追寻红色足迹

  南昌新闻网讯 5月17日,“忆路育人大思政课”暨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在“陈云工作车间”启动,200余名师生代表通过沉浸式体验,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精神之旅。

  当日上午,南昌市定山小学师生代表身着校服,在陈云同志曾工作过的车间内聆听《人格的力量——陈云的精神风范》主题课程。斑驳的机床、简朴的藤椅、泛黄的文件,这些承载历史记忆的实物,与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交织,生动再现了陈云同志在江西期间“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感人场景。“看到陈云爷爷用过的工作台,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当年日夜操劳的身影。”部分学生在参观后说。

  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正是我市红色主题场馆创新红色教育的缩影。

  课程采用“场景+叙事”模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历史现场,通过文物展陈、情景再现、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学生在“行走”中触摸历史、感悟精神。“课堂讲授不如实地体验更具感染力。”南昌市定山小学校长龚国辉说。

  记者了解到,“忆路育人大思政课”通过一堂云端思政课、一款特色教具、一次追思缅怀、一场主题宣讲、一段红色诵读以及“一枢纽四中心”双师同堂等特色形式,将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博物馆工作的各个环节。

  “通过一件件藏品、一幅幅照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为学生提供可触可听可感的生动课堂。”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副馆长任梦表示,课程将分两阶段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实现区域全覆盖,预计惠及学生2.8万人次。

  此次活动是我市文博场馆推动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大思政课”建设、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的生动实践。通过联通历史与现实,革命文物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鲜活教材,红色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洪观新闻记者 高学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