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叶文波
通讯员 邓洲 王峰 吴莹
实习生 戴媛媛 王慧
发令枪响,彩舟如蛟龙般出水,在辽阔湖面掀起竞逐浪潮。5月11日上午,“金蛇献瑞·龙舞九州”2025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暨湖北省龙舟公开赛(武汉·洪山站)在南湖擂鼓开桨。这是大联动赛事连续第二年落户洪山区,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及仙桃、随州等地的500余名健儿齐聚“大学之城”,首次亮相的东道主队伍“洪小龙”龙舟队以昂扬姿态展现本土风采。


11日上午的南湖水面,鼓槌与木桨击出铿锵节奏,口号声浪裹挟着水花激荡,奏响力与美的水上交响。选手们弓腰挥臂、整齐划桨,船头劈开粼粼波光,桨影翻飞间尽显团队默契。岸边观众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目光追随着疾驰的龙舟,共享速度与激情的视听盛宴。




赛事运营方奥汉体育工作人员白婷介绍,今年是湖北省龙舟系列公开赛的第三年,此次比赛一共吸引了24支队伍、504名选手参赛。其中,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江汉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商贸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等9所高校的15支队伍参加了公开组和混合组的比赛,此外还有来自随州市、仙桃市、荆州市公安县的地方代表队。



经过层层选拔与科学集训的湖北省男子龙舟队成为全场焦点,他们最终获得200米、500米直道双冠及总成绩第一,江汉大学、湖北商贸学院分列总成绩二、三名。混合组较量中,武汉体育学院、武汉车谷、随州水上运动协会龙舟队跻身前三。身披吉祥物主题战袍的“洪小龙”龙舟队奋勇争先,最终斩获混合组第四名。赛后,教练表示:“‘洪小龙’不仅是队魂,更承载着洪山人敢拼敢闯的精神!”



“高校参赛队员是从高校各个专业选取的,大学生们比较喜欢龙舟比赛。地方代表队主要是水上运动爱好者。比如仙桃参赛队,他们以中年人为主,不是青年力量,取得的成绩也不错。”白婷表示。仙桃参赛队伍的领队名叫刘银花,今年61岁。他说:“我们队伍平均年龄49岁,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大家平时在一起,利用周末时间进行训练。”


武汉齐心协力龙舟队也是一支平均年龄偏大的战队,队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该战队领队叫柳珺,是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她今年48岁,是该战队中最年轻的一员。队员吴苏菲今年63岁。“我们只训练了两次。队员们很给力,训练时非常认真,算是实现了小目标。”柳珺笑着说道。

武汉体育学院龙舟队拿到了200米混合组、500米混合组的第一名,此外还拿到了混合组综合成绩的第一名。这支队伍成立于去年9月,凭借系统的训练,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去年还参加了尼泊尔的国际比赛。该战队主力队员、武汉体育学院龙舟专选班“00后”大学生黎佳音表示:“龙舟赛比拼的主要是团队的默契和配合。平时训练的话,男生偏向于‘桨下合力’的训练,就是动作的整齐度,女生还特别突出力量训练。”领队孙月介绍:“这次比赛的成绩是对孩子们前段时间训练的肯定,也是一次很好的检验机会,后面还有全国比赛以及国际比赛,我们会继续拼搏!”




赛事运营方奥汉体育工作人员白婷介绍,龙舟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一项群众体育运动,希望能够将这项赛事活动进行全面地普及和推广,推动全民健身,持续发扬传统文化。



记者现场获悉,赛事服务创新成为亮点。组委会首推“智汇龙舟、码上直达”户外消费系统,观众只需扫码即可实现“观赛位点单、志愿者配送”的便捷服务,有效破解户外赛事购物难、服务慢的痛点。沿湖分散的集市与观赛区通过数字平台紧密联动,既提升消费体验,更激活“赛事经济”新动能。


本届赛事由中国龙舟协会指导、湖北省体育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湖北龙舟船艇运动协会、洪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湖北省奥汉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中国龙舟协会副主席李兵,洪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华珍,省体育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沈浩,以及洪山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相关领导等出席活动。

“从铿锵鼓点中的龙舟竞渡,到创意十足的智慧服务,再到充满烟火气的湖畔市集,这场水上盛会既赓续千年竞渡传统,又注入现代科技基因。”洪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体育+文化+产业”的融合模式愈发成熟,正为区域发展写下澎湃注脚。
(带logo照片为赛事官方照片;其他照片由洪山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