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卒中康复无捷径,避免误区才能最大化恢复潜力!

随着康复知识的普及,很多人知道了脑卒中后康复的重要性,但是脑卒中康复是一个复杂且个性化的过程,但许多患者及家属因认知不足或急于求成,容易陷入常见误区,影响康复效果甚至导致二次伤害。以下是脑卒中康复中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过度康复训练

- 认为“练得越多好得越快”,强行延长训练时间或强度。

- 忽视疼痛和疲劳信号,导致肌肉拉伤、关节损伤或异常运动模式固化。

误区二:只关注肢体功能,忽略认知与心理

- 仅锻炼患侧肢体,忽视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康复。

- 对抑郁、焦虑情绪置之不理,影响康复积极性。

误区三:依赖被动治疗,缺乏主动参与

- 完全依赖针灸、推拿或器械被动治疗,患者主动运动不足。

- 家属过度代劳(如喂饭、穿衣),剥夺功能重建机会。

误区四:过早行走或错误步态训练

- 在平衡和肌力不足时强行扶走,导致划圈步态、膝过伸等代偿。

- 使用不合适的助行工具(如轮椅依赖或未调整高度的拐杖)。

误区五:忽视痉挛管理

- 误将肌肉痉挛(如手指屈曲、足下垂)当作“力量恢复”。

- 盲目拉伸或按摩加重痉挛。

误区六:营养支持不足

- 因吞咽困难减少进食,导致营养不良影响恢复。

- 高盐高脂饮食增加再发卒中风险。

误区七:错过黄金期就放弃康复

- 认为“发病6个月后恢复无望”,停止训练。

误区八:不重视家庭改造

- 家庭环境未调整(如地面杂物、无扶手),增加跌倒风险。

脑卒中康复需由专业康复团队进行,切勿盲目训练,影响预后!

来源:北京号

作者: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胡雪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