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烽火记忆|团结!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一二·九”运动中,平汉路扶轮学校和正太路职工学校等校师生举行游行示威,声援北平爱国学生。图为两校师生组成的歌咏队,在石家庄火车站宣传抗日。 省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石家庄解放纪念馆,静静矗立在城市中心。历史的车轮,在这里留下深重的辙痕,见证了一次次勇敢的出发。

就在此地,90年前一群爱国青年以无畏之姿,为民族抗日救亡发出激昂的呐喊。

纪念馆里,一张照片定格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每讲到此处,讲解员李楠都会被当年的热血青年们深深打动。

1935年冬,平汉路扶轮学校、正太路职工学校等学校的爱国学生冲上街头声援北平学生运动。寒风卷着印满抗日宣言的传单,落在路人手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声声口号,如惊雷炸响在石家庄火车站的上空。第二天,学生、工人、市民等4000多人涌上街头,像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

这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游行示威。其时,日本侵略者在侵占东北后,加紧了对华北的争夺,而国民党“中央军”却撤出平津和河北,整个华北危在旦夕。

此时又传来消息:国民政府准备于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实现所谓的“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紧急时刻,北平学联党团果断决定,在12月9日这一天,发动一次抗日救国请愿游行。

当天,数千名学生涌上北平街头,提出“停止一切内战”等六项抗日民主要求。当这些要求被国民党当局完全拒绝时,请愿改为示威游行。爱国学生随即发出通电,呼吁全国同胞共同奋起,抗日救国。

北平的烈火,瞬间点燃了河北!

1935年12月10日,河北省立农学院学生雷启英在宿舍、教室奔走呼号,发起组织“河北省立农学院学生救国会”的签名运动。第二天,大礼堂里挤满了热血沸腾的学生,决定18日上街游行,支持北平学生“一二·九”运动。

8天后,学生们走上街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致对外”“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等口号。保定育德中学、保定河北省立师范学校、保定河北省立第六中学等学校的师生加入进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工人、店员也涌入游行队伍。整个保定城,沸腾着同仇敌忾的爱国激情。

那是愤怒,更是觉醒!

1935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通过共青团号召广大青年:“把反日救国运动扩大起来!到工人中去,到农民中去,到商民中去,到军队中去!”

根据党的指示,平津学生积极响应,组织500人左右的南下扩大宣传团,于1936年1月3日分为4个团(后改组为3个团)从北平、天津出发,到河北农村,向农民群众进行抗日宣传。

顶风冒雪、脚踩冻土,宣传团每到一地召开群众大会,演出抗日节目,向工人、农民、士兵进行抗日宣传,还在沿途各地帮助建立农民救国会、民众救国会、商界救国会等,播撒抗日的种子。

尽管宣传团屡遭国民党军警的围截——第3团被迫于1月15日由高碑店返回北平,但第1团、第2团的同学们意志坚强如钢,冲破重重阻碍,1月21日在河北省会保定胜利会师。

在保定,学生们的身影出现在街头巷尾、工厂作坊,向工人和市民进行抗日宣传。1月29日,根据上级指示,南下扩大宣传团在保定市内举行最后一次游行示威,宣布结束宣传活动,返回平津。

这次南下扩大宣传团历时3个星期,行程350公里。这不仅仅是一次宣传,更是爱国学生走向工农群众,与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一次伟大誓师,震撼了河北,震撼了全国。

正如著名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专家金冲及在《20世纪中国史纲》中所说,“一二·九”运动不仅掀起了救亡运动的高潮,推动了抗日,并且给迎接抗战、给中国共产党准备了一大批干部,培养了一代人,它的影响十分深远。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张同乐认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兴起说明,中国已处于政治形势大变动的前夜。把各种要求抗日力量汇合起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御外敌,这一使命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他介绍,早在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不久公开发表。宣言主张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对日作战。12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如今凝视照片,耳边仿佛还回响着学生们激昂的爱国口号和风雪中坚定的脚步声。那段热烈青春唤起的民族觉醒,穿越时空,依然滚烫。(河北日报记者 桑 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