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上党区多层次体系让“养老”变“享老”

“住得好、吃得好、睡得好,护工对我们照顾得很周到,过生日时还有蛋糕……”8月28日,70岁的张翠兰谈起在上党区第一养老院的生活时,脸上写满了满足与幸福。养老院里其乐融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歌声悠扬,日间照料中心温暖如家……这些温馨场景,成为上党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生动缩影。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近年来,上党区坚持把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全面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城乡全覆盖”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宜养”新样本。通过投入运营康乐敬老院和第一养老院,培育6家标杆日间照料中心,新增174个困难家庭养老床位,持续推进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更多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宜养”底色更加鲜明。

  居家养老是老年人的首选。上党区先后建成长乐社区、光明北路社区两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同时,重点建设府后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项目,让老人们在家门口享受养老服务。府后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原区教师进修校改造而成,面积达1630平方米,内设照料室、棋牌室、医疗室、康复理疗室等功能室,设施齐全。该中心的“吾家”食坊社区食堂,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居民李清堂笑着说:“每天在这儿吃饭,干净卫生、食材新鲜,一周饭菜不重样,真是太方便了。”

  在西池乡坟上村,65岁以上老年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7%。针对留守、独居老年人多的实际情况,支村“两委”利用现有资源,建起18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助餐、休闲、文娱等一站式服务,成为老年人的第二个“家”,极大减轻了老年人亲属的日常照料负担和经济压力。72岁的村民梁治安直言:“中心的饭比家里的还香!”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32家农村日间照料中心,6家被打造为标杆,惠及老人近千人。

  居家环境适老化,是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目前,上党区已为180户困难家庭老人开展了适老化改造。韩店街道柳林村的崔富珍、段保花夫妇家就是受益者:门口铺上防滑地垫,配备淋浴椅、四角拐杖……他们的女儿崔苗苗感慨:“改造后,我爸妈生活方便多了,我们做子女的也更安心。”上党区民政局副局长孙振环介绍,改造充分结合老年人的居家环境和生活习惯,量身定制、分类改造,切实提升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让居家养老更舒心。

  让幸福切实可见。去年,上党区全面落实普惠性高龄津贴制度,惠及80周岁以上老人:80-89周岁每人每月70元,90-99周岁每人每月150元,10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300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资金864.71万元。府后街社区长征小区的陈树林老人,年初刚满80岁,每月定期收到津贴。他高兴地说:“每月底70元就打到卡上,日子越过越踏实。”

  除了养老院、社区中心和适老化改造,上党区还广泛开展助餐、助洁、助浴、助行、助急、助医“六助”服务,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居家照护、探访关爱、精神慰藉,守护晚年安康。目前,已累计提供上门服务235户、1万余人次,切实满足了老年人多元、精准、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如今的上党区,老人们生活有“知”有味,社会更加和谐,一个个温馨场景汇聚成民生画卷,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宜养新上党正逐渐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马蕾、白雪峰)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邢璐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