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陕西府谷:一座边塞将城的千年传奇

在秦晋蒙三省交界的黄河西岸,有一座被涛声浸润了千年的山城。这里,明长城烽燧与丹霞赤岩相映,折家将甲胄寒光与海红果甜香交织,“西煤东运”铁流与“走西口”歌声交响——这便是府谷。这座总面积3229平方公里、聚居25万儿女的陕西北大门,以“鸡鸣闻三省”的独特坐标,串起历史厚重、自然奇绝与时代活力,堪称黄河岸边兼具刚柔之美的璀璨明珠。

石城藏史:宋墙里的千年风云

府州古城的墙砖,是一部立体史书。这座唐宋年间垒起的石城,像老龙盘踞在黄河西岸石山之巅,三面被河水环抱,仅留一条路向外,自古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1996年获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专家称它是“北方最完整的宋城”,在府谷人眼里,这是座活了千年的“石头史书”。

登城远眺,方懂折家将为何在此镇守280余年。滔滔黄河如金带绕城,对岸晋地群山如黛,脚下街巷如棋盘铺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诗意在此有了具象注解。城墙马面箭窗里,仿佛仍能瞥见宋代士兵警惕的眼神——正是在这里,折家将十代人接力抗契丹、拒西夏、平北汉,书写了“中华第一将门世家”的传奇。

府谷文庙在灰砖古巷中格外醒目。这座明洪武十四年始建的建筑群,是陕北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孔庙。以大成殿为轴,圣时门、金水桥、棂星门沿中轴线铺开,两侧配殿、明伦堂、古戏台对称分布,透着儒家文化的庄重。主殿内,孔子及四配、十二哲、七十二贤塑像庄严肃穆,前额“万世师表”匾额为康熙御笔,藏着对文脉的敬重。每年9月孔子诞辰,学子着汉服行拜师礼,游人在古戏台前听礼乐,先贤智慧在香火与歌声中流转。

漫步古城街巷,青石板路被踩得发亮。转角老宅院门口,晒太阳的老人指着门楣砖雕:“这是明代‘五福捧寿’,当年住过守城把总。”巷尾清代老槐树需两人合抱,如今仍枝繁叶茂,夏日浓荫覆半街。在这里,一步一历史,一砖一故事,千年时光压缩在街巷褶皱里,待人翻阅。

黄河泼墨:大地肌理中的自然奇观

黄河给府谷的馈赠,“一湾一岩”皆是鬼斧神工。从空中俯瞰,黄河在境内拐出的每道弯都像大地跳动的脉搏,最动人的当属黄河入陕第一湾——龙湾。

这道位于黄甫镇前园则村与尧峁村之间的河湾,形如蓄势潜龙,在群山间勾勒出近乎闭合的壮丽弧线(约358°),形成长5公里、宽1公里的巨型“S”形河道。更奇的是,从观景台俯瞰,河道与两岸地貌恰成天然太极图:阴极低洼处水草丰茂如绿毯,阳极高亢处植被稀疏显苍劲。每天正午,阳光垂直照射,阴阳分界线清晰如尺量,这是中国地理版图上唯一阴阳两极界限分明、形态完整的天然太极地貌。

冬季的龙湾更具特色:因河道狭窄水流缓,这里成了黄河中游与上游的天然分水岭——分界线以上冰封千里,以下流水潺潺,舟楫仍可通行。站在玻璃观景台,脚下波光潋滟,远处晋蒙群山如黛,既能感受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浑,也能瞥见它“静如处子”的温柔。

溯河北行数十公里,黄河雄浑与丹霞绚烂碰撞,孕育出晋陕蒙交界的地质奇观——莲花辿。这片2016年获评国家级地质遗迹的丹霞地貌,“辿”字道尽幽深险峻。

登高俯瞰,千万年风霜雨雪与水流侵蚀,将红砂岩雕琢成万座姿态万千的石峰:有如含苞莲花,瓣瓣层叠;有似巍然古塔,棱角嶙峋;最妙是红白相间的岩层,纹理细腻如胭脂叠雪,色彩鲜润欲滴,好似“五花肉”,难怪游客笑称“看饿了”。

黄甫镇西北端,坐落着府谷最具烟火气的地标——“鸡鸣闻三省”。陕晋蒙三省土地于此交汇,2013年国务院竖立的界碑旁,醒目刻着“陕西沿黄公路0起点”——这条纵贯陕西黄河沿岸的千里景观长廊,正由此启程。清晨,三省鸡鸣此起彼伏,操晋语、陕北方言、蒙古语调的人们常在界碑旁合影,戏称“一脚跨三省,三音各不同”。

文脉流韵:非遗与博物馆里的文明密码

认识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荣河博物馆,将府谷文化的灵动与厚重精心收藏。这座民营企业投资的公益性博物馆,历经10年搜集,藏品从史前石器到明清家具,串联起黄河流域的文明脉络。

推开博物馆木门,恍若穿越时空。史前展区的打制石器上,仍留着古人手掌温度;商周青铜器的饕餮纹,透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宋代瓷枕上“忍”字书法遒劲,让人念起府州守将的故事;最惊艳的是明清千工床,床架雕有“二十四孝”故事,人物眉眼清晰,衣袂如动。

文化的传承,更在市井烟火里。哈镇高跷表演时,艺人们在1.5米高木跷上翻跟头、叠罗汉,脚下绑带勒出青筋,脸上却仍带着笑;沙梁秧歌队伍中,彩衣“伞头”即兴编唱:“府谷的山来府谷的水,府谷的姑娘长得美”,引得围观者喝彩。

府谷面花是指尖艺术。节庆时,妇女用黄米面团捏出龙凤鱼兔,以胭脂点染,蒸出的面花既可作供品,又能给孩子当零食。二人台《走西口》调子响起,老人们总会红了眼眶;陕北说书艺人三弦一弹,“折家将镇守府州城”的故事,连小孩都能跟着哼唱。街角酒坊里,男人端起海红果酒,唱着“一杯酒敬黄河,二杯酒敬长城”,酒液里泡着府谷人“宽厚、务实、争先、共享”的精气神!

舌尖上的府谷,藏着千年讲究。黄米油糕抹着枣泥卷起再切片,咬一口,皮馅相融,仿佛能唤醒味蕾上的每一个细胞;三红肉用本地猪肉配府谷海红果和红枣炖,甜咸裹着肉香;黄河绵鱼清水煮,香气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古今交响:从能源新都到文旅热土

府谷的传奇,从不是历史标本。站在神龙山森林公园观景台远眺,可见现代与传统的对话:远处能源化工园区,金属镁生产线管道如银蛇盘踞——这里是全球最大金属镁基地,“中国镁谷・世界镁都”声名远播;近处府州古城墙,垛口与现代高楼隔空相望,构成奇妙时空拼图。

作为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府谷是“西气东输”“西煤东运”“西电东送”重要枢纽。全国百强县、西部十强、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这些头衔背后,是25万府谷人年复一年“争先”的智慧与汗水。

古城镇沙坪村,海红果成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每年五一,海红花如雪覆枝,吸引周边游客打卡;墙头西瓜节上,游客边吃边猜重量,胜者抱走一麻袋;高寒岭牡丹节,千株牡丹与古长城烽燧相映;丰收节里,农民把黄米、海红果摆成“丰”字,敲腰鼓庆丰收,让乡村文化惠及百姓。

近年来,府谷围绕“黄河、长城、边塞”三张名片,串联30余处景点,打造神龙山、高寒岭等4个国家3A级景区,创建墙头3A级景区及保护展示府州古城,将黄河、长城旅游带串起,把莲花辿、龙湾、府州古城等“珍珠”连成项链。沿黄公路旁的枣林营地、白云山渡口等打卡点,成了自驾客的最爱!“一山一水一古城,一沟一辿一长城”的文旅名片,正被更多人熟知。

如今,县、镇总分馆实现全覆盖,全民阅读、非遗展演常态化丰富群众生活。“下一步,府谷还将推进高寒岭、神龙山创建4A级景区,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县文旅局负责人说。

站在黄河岸边回望,府谷像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却有着年轻人的筋骨。它的皱纹里刻着折家将的故事,眼眸里映着莲花辿的斑斓,手掌里捧着海红果的甜香,脊梁上扛着能源新都的担当。

来府谷吧!登临府州古城,在斑驳宋墙里静听风语穿越千年;远眺黄河龙湾,于壮阔太极弧线间感悟天地玄机;轻呷海红果酒,在酸甜可口中细品岁月回甘。千年府州城,正以不朽传奇,等你欣然相遇。

文/王平 郭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