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青春黔行丨贵州财经大学校团委中心队: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民族技艺

7月9日,贵州财经大学校团委中心队深入黔东南州台江县小河村,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座谈、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开展“黔行千村促振兴”实践调研活动,挖掘当地民族技艺的文化内涵,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在民族技艺传承调研中,实践队员首先走访了苗族刺绣传承人张彩云家。张彩云现场演示了辫绣、锡绣等传统技艺,队员们在近距离观察与交流中,深切感悟到民族技艺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也对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可能性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进一步理解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时代意义。

实践队员入户观赏苗绣、蜡染、剪纸等民族手工艺品

在苗族刺绣传承人张彩云家,实践队员感受苗族传统服饰并合照。

随后,队员们开展入户调研,与村民深入交流民族技艺传承现状、产业发展瓶颈等问题。通过面对面沟通,队员们不仅认识到民族技艺在乡村文化中的重要性,也真切感受到村民对技艺传承的期望,这让大家对乡村发展需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增强了肩负文化传承责任的使命感。

当天,实践队还在驻村第一书记和村支书的带领下,来到猫坡红军井。1934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时,曾在此饮水修整,留下了军民鱼水情深的珍贵记忆。队员们踏寻红军足迹,触摸石井栏,深切体会到施洞镇红色文化的厚重,更立志将红军的奉献精神与爱民之心融入今后的学与行。

在小河村,实践队员入户听红军老兵忆往昔,讲述红军故事。

猫坡红军井的介绍

在关爱青少年成长方面,实践队当天走进台江县施洞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女童保护”课堂。课堂上,队员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打造“理论+情景+互动”三维课堂,以亲切态度引导孩子们学习自我保护知识。此外,还开展了“文化小课堂”“安全教育”“健康科普”“普法课堂”等活动,通过趣味游戏、案例分析、实践演练等形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安全技能、健康知识与法律常识。

实践队走进台江县施洞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女童保护”课堂。

当晚,实践队召开贵州财经大学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大会,总结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与收获,为本次小河村实践画上圆满句号,也为未来开展类似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力量既能扎根乡土传承文化,也能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动力。

合照

来源:贵州学习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