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楚雄元谋: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枫”景

近年来,一到冬春季节,云南省元谋以最宜居住的1120米黄金海拔、21℃的冬季均温,每年吸引10余万人到此避寒旅居,在为元谋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的同时,大量矛盾纠纷随之产生,各类警情和民事诉讼案件逐年增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元谋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聚焦五网融合,将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解决在基层,绘就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枫”景。

织密“组织网”,打造基层治理“新平台”

采用“1+6+N”的基本模式,由元谋县委政法委牵头,统筹推动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常驻,采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方式推动人社、民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和群团组织轮驻,着力打造社会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基层治理新平台,让一般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风险化解在源头。

同时,推动“凤凰花”调解室、“金牌调解员”工作室、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文华荣工作室等特色调解组织入驻综治中心,建强调解力量。目前,全县10个乡镇、77个村(社区)实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全面筑牢平安元谋建设基石。

扎紧“制度网”,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元谋县聚焦过程管理和长效保障,全力扎紧制度网,推动基层治理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

制定《综治中心工作制度》《综治中心处理矛盾纠纷事项流程图》《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矛盾纠纷分流交办制度》等20余项配套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工作标准和流程规范,形成“1+N”制度矩阵。运行以来,县综治中心发出提醒单18件,通过“四不两直”开展督导检查10次,对重点人员、重点区域全程跟踪盯办,联动化解。

拓宽“调解网”,汇聚基层治理“新动能”

在县综治中心设置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审判法庭、信访接待室、心理疏导室、道路交通纠纷调解室等多元化解功能室。

同时,结合元谋实际,在调解服务区设置了金牌调解室、果蔬种业纠纷调解室、劳动纠纷调解室、行政争议调解室、联合(诉前)调解室、法律志愿者服务工作室等,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构建“受理—研判—派单—处置—反馈—回访”闭环机制,全县累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878件,调解成功率达96.6%。

筑牢“法治网”,构建基层治理“新秩序”

元谋县组建10支县级专项普法工作队,构建“1名法律明白人+5个中心户+N个家庭”法治网格体系。推出法治巡回宣讲、执法司法全过程普法等多项“普法套餐”。

组织拍摄普法教育宣传片3集,受教育干部群众1.7万余人。创作《反家庭暴力法》《凤凰花开为护“她”》等维权宣传普法音视频,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广泛传播,辐射群众1.3万余人次。

组成的“法律明白人”服务队,精选典型案例编制彝汉双语《以案释法口袋书》,创新“火塘夜话+流动课堂”模式,将普法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深度融合,推出“双语普法小剧场”,创作《幸福生活感党恩》等10余个普法花灯、小戏,法治宣传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共鸣”。今年以来,开展普法工作28场次,开展基层干部法治宣传培训225场次、法治宣讲1984场次。

延伸“服务网”,共享基层治理“新成果”

元谋县划分1991个基础网格,配备1991名专兼职网格员,形成“发现问题—快速响应—精准服务—跟踪反馈”的工作机制,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最基层、延伸到群众身边。

同时,推动县妇联12338妇女维权服务中心入驻县综治中心,为妇女群众提供“一站式”维权服务,整合“凤凰花”调解室、妇女儿童“一站式”关爱服务中心等阵地。

此外,元谋县在全省首推“马路学堂+芯片头盔”交通管理新路子,全县“一盔一带”综合测评率均达95%以上。

今年上半年,全县刑事立案同比下降11.5%,治安案件同比下降50%,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2.7%,交通事故“四项指标”实现“四个下降”。解决基层治理难题58件,家事纠纷案件调撤率达80%,调解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陈颖、夏明雄)

来源:楚雄州委政法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