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今日白露|除了蒹葭苍苍,这些知识也可以有!

【来源:第1眼新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一段流传千年的诗句

勾勒出一幅诗意的画面

白露时节

“秋老虎”即将逝去

早晚温差也会加大

温度下降迅速

秋意会越来越浓

何为白露

白露时节是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白露前后,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天气渐渐转凉,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叶面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白】甲骨文中的“白”,形似太阳发出的光芒。逐渐演变为小篆中的形态,下面为“日”字,上面为一竖,更加直观地表达了太阳的光辉与白色的象征意义。

【露】《说文解字》中解释“露”为润泽之意,形象地描绘了白露时节天气转凉、露水凝结的自然景象。

食丨润燥先养肺

白露时节,燥邪当令,易伤津液,燥邪与寒凉之邪结合形成 凉燥

中医传统理念强调食药同源

日常饮食有助于养生

这里三款养生小食谱

莲子百合煲

材料: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制法: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净,置于凉水锅中烧开(用水焯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可适当放些精盐、味精调味)。

沙参枸杞粥

材料:南沙参15克,枸杞子15克,百合15g,玫瑰花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或按此比例配料。

制法:先将南沙参、玫瑰花煎汁取液,然后以药汁与百合、枸杞、粳米同入砂锅熬粥。待粥将成时,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成。

冰糖炖雪梨

材料:雪梨、冰糖20g

制法:将雪梨清洗干净,留皮去核,切块备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后加入冰糖,待冰糖融化后加入梨块,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炖20~30分钟即可。

住丨夜晚睡卧勿贪凉

白露节气过后,虽然白天的气温仍比较高,但日夜温差较大,夜晚气温较低,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夜间睡觉最好不要再开着空调,也不能袒胸露背,一定要注意做好腹部、关节等处的保暖工作,以免着凉或者带来一些疾病困扰。

平时要经常开窗通风,让居室内外空气流通,以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新鲜。卧室内亦可放一盆水或者打开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有助于缓解秋燥。室内可放置一些绿植及花卉,既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利于促进身体健康。

诗丨触景生情传千年

秋凉至,花木凋。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一夜间,河边芦苇青苍,秋露凝结,这般情愫传诵千年。这便是开头提到的《诗经》: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白露到,鸿雁也到了南飞的时节,林间几声虫鸣仿佛在感叹天气薄凉。这份寂寥的秋日之景被诗人看在眼里,古人诗云:

悲秋

【唐】卢殷

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 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

清晨的牵牛花,含着露水绽放,缠绕在篱笆之间,汇报秋日的来临。这可爱的秋之使者,古人咏诗将它记录:

牵牛花

【宋】徐橘隐

红蓼黄花取次秋,篱芭处处碧牵牛。 风烟入眼俱成趣,只恨田家岁薄收。

露珠附在草木上,晶莹剔透,洁白无瑕。晨露虽转瞬即逝,但却滋润万物。古人喜取晨间的露水,用于煮茶,为清冷的秋增添诗意。古人诗云: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大人叹秋,孩童却不以为意。在蟋蟀的叫声中,总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自白日到夜半,好不快乐。这幅景象,古人有诗云: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悲寂只是秋的一隅,秋更多带来的是累累硕果。接纳辛苦一载的劳动成果,感受一年中最为幸福的时刻。白露后,吃龙眼,食番薯,饮白露茶。对这份收获古人有诗云:

素羹

【宋】范成大

毡芋凝酥敌少城,土薯割玉胜南京。

合和二物归藜糁,新法侬家骨董羹。

一年又至白露天气不像酷暑般难熬也不像严冬般寒冷正是宜人的时节秋高气爽 玉露生凉

愿大家不负秋光

收获满足!

来源:央视新闻、CCV健康之路

(重庆广电-第1眼TV编辑 肖何)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