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筑牢数学根基 赋能职业发展

职业本科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层次办学类型,其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全面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电子信息等关键产业领域,以职业胜任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发展路径,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卓越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前沿领域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深度和广度均显著超越高职专科的培养标准。比如,智能制造领域需要掌握复杂的矩阵运算,人工智能开发要求精通特征值分解等线性代数知识,5G通信技术则依赖于高数基础。这种专业需求的升级,凸显了职业本科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为此,笔者所在的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本科教育学院数学教学团队发挥学校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优势,针对当前职业本科数学教学面临的“课程内容深度和广度不够、专业支撑度不足、职业本科教材稀缺、数字资源不足”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

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的问题,教学团队重构了职业本科数学课程体系,设置了“高等数学(160学时)、线性代数(48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8学时)”等必修的数学课程,以及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数学思维与逻辑(32学时)”。

针对专业支撑度不足的问题,教学团队针对每门数学课程构建了“职业本科数学专业情境案例库”。比如,在高等数学课程中,设置了中国高铁运行的瞬时速度计算、港珠澳大桥悬索桥的切线斜率求解、国产大飞机机翼优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误差分析、自动驾驶的安全决策等专业情境;在线性代数课程中,设置了数字图像与矩阵运算、信号处理与向量、工业机器人生产与方程组、网页搜索与矩阵的特征值等专业情境。这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理论→专业应用”的转化能力。

针对职业本科教材稀缺的问题,教学团队编写了适合职业本科的数学教材,已出版了职业本科《线性代数》《高等数学(上)》等教材。该系列教材以“夯实数学基础、强化应用能力、对接职业需求”为核心,紧密围绕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需求,从实践角度加深对数学理论的理解,注重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材的每章开始的第0节及每章结束前的拓展阅读中介绍了许多高新技术领域用到的数学知识,如火箭发射中的速度、机器学习中的函数、计算机算法效率中的极限、红外额温枪中的导数、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中的泰勒展开、医疗影像分析中的微分方程等。通过前后呼应的真实应用场景,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涵养其数学素养与科学精神,激发其科技报国的使命感。

针对数字资源不足的问题,教学团队首先依托在线学习平台,建设了智慧课程,搭建了知识图谱。以线性代数课程为例,将知识点进行细化拆解,建设知识点86个。其次,针对数学中抽象难懂的概念,团队原创设计了70个线性代数和高等数学的二维动画,将复杂知识可视化。此外还录制了数字人视频350分钟、习题220道,配备AI助教,为学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辅助教学,为学生自适应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这一系列创新实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绩大幅提升,课件访问、讨论、图谱学习数据明显提升。学校数学教学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所学线性代数知识,创新机器人视觉检测算法,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2项、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全国铜奖等多项奖项。

(作者系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15日 第03版

作者:张兰

相关推荐